欢迎访问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全文检索 收藏本站 |  学校首页 | 

敬畏学术,追求卓越

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召开“多元视角下的宋代经济与社会”历史学青年论坛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25日 16:32 点击数:

2018年12月22日,由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中国经济史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2018)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历史学青年论坛之“多元视角下的宋代经济与社会”专场在云南大学东陆校区科学馆11会议室召开。来自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辽宁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等14所高校或科研机构的20余名宋史青年学者参加论坛。

历史与档案学院副院长罗群教授开幕式致辞。

论坛与会学者集中进行了论文发表与学术研讨。发表论文议题相对广泛,内容丰富。如乡村经济关系方面,云南大学黎志刚副教授分析了宋代民间借贷中的主佃借贷与贫富相资关系,云南师范大学杨瑞璟博士探讨了宋代乡村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与启示。地域经济方面,昆明学院何姣博士论述了宋代台州开发状况,云南大学王昊博士后考察了宋代四川蚕桑丝织业发展对民户生计的影响。赋役制度方面,成都师范学院董春林教授考辩了宋代衙前役中的长名与投名、雇募与招募、以及六色钱补助情况;西北大学顾成瑞博士以余姚开原刘氏宗谱所收免役文书为例探讨宋代义门优免的制度实践;辽宁大学耿元骊教授分析了支移折变的演变历程及其对宋代乡村社会生存秩序的扰动;云南师范大学王浩禹博士考察了宋代屋税的来源、征收时间与地域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张亦冰博士探讨了五代宋初中央政府对州县官俸料钱支付的管理方式及其具体实施情况。上海大学张呈忠博士从激励机制视角分析北宋元祐之政无政绩原因。社会生活方面,山东大学谭景玉副教授考察了矾在宋代日常生活、手工业、军事上的应用,及其与道教方技流向的关系;河北师范大学谷更有教授分析了宋廷对“吃菜事魔”教的应对措施;河北经贸大学高楠教授以漳州诉讼案为例探讨地方社会秩序问题。社会现象方面,上海师范大学赵龙副研究员梳理了《夷坚志》载宋代县官的形象及其书写问题;华北理工大学钱俊岭博士分析了哲宗时钟传“百草原冒功案”背后的制度原因。此外,西北大学王军营副教授考辩了宋代“殿前指挥使”名称及官长,贾连港博士梳理分析了南宋政权继统构建及施政趋向问题;云南大学秦中亮博士后分析了欧阳修、司马光对唐牙兵形象的文本建构问题。

专题论文之外,云南大学田晓忠副教授综合评述了2016至2017年宋代经济史研究取得的进展;厦门大学刁培俊教授阐释了周藤吉之《宋代乡村制的变迁过程》学术贡献和价值;西北大学胡坤教授评介了黄宽重《孙应时的学宦生涯——道学追随者对南宋中晚期政局变动的因应》。云南大学薛政超教授梳理分析了唐宋社会中间层概念运用与研究范式的转换问题。

论文评议与学术研讨阶段,发表人与评议人直接针对论文问题展开研讨,彼此进行学术切磋;与会学者还一起就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展开学术交锋与深层对话。如借贷利率的高低与高利贷判断问题、中国传统社会的中间阶层问题、唐宋乃至宋代不同阶段的制度变化与衔接问题、百姓生计状况的宗教行为选择问题、文字书写与史实的真实问题等,不断掀起研讨者学术热情,激发学术争鸣。在共同研讨中,与会学者对进一步扩大学术研究视野、追求史料深刻解读、追求高层次学术研究水准、加强学术交流与对话等问题上均达成共识。

论坛分别由成都师范学院董春林教授、云南大学薛政超教授、河北经贸大学高楠教授、西北大学胡坤教授主持。辽宁大学耿元骊教授、厦门大学刁培俊教授、河北师范大学谷更有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赵龙副研究员作学术总结。云南大学历史系主任张轲风副教授闭幕式致辞,中国经济史研究所田晓忠副教授主持。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历史学青年论坛由黄纯艳院长倡议举办,旨在搭建交流平台,加强云南大学青年教师与国内青年同行学术交流,促进青年教师融入主流学术研究,提升云南大学历史学整体研究水平,推动学术进步。论坛自2016年至今已举办三届。本次“多元视角下的宋代经济与社会”专场,由中国经济史研究所承办,省外受邀学者均为当前活跃在宋代经济史、社会史、制度史研究领域优秀中青年学者,他们具有良好学术背景、扎实史学功底、开阔学术视野、敏锐研究思维,部分学者已是相关研究领域的代表性人物。本次青年论坛,与会学者间的学术对话与深层交流,在追求卓越学术、推动学术进步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 供稿)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