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全文检索 收藏本站 |  学校首页 | 

敬畏学术,追求卓越

第九届全国世界史中青年学者论坛在云南大学召开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1日 21:48 点击数:

20251018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编辑部主办、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承办的第九届全国世界史中青年学者论坛在云南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及德国图宾根大学、韩国首尔大学等国内外三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八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院长罗群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世界历史》主编刘作奎研究员、云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玮教授、《世界历史》副主编徐再荣研究先后致辞。



刘作奎所长在致辞中指出,全国世界史中青年学者论坛是延续学术队伍、保持学科传承的重要保障,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和《世界历史》编辑部对培养青年学者的高度重视;《世界历史》始终保持对青年学者高度开放性,希望借此发现更多优秀成果,提升刊物定位,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刘所长指出,世界历史研究所肩负协调全国世界史研究的职责使命,未来将利用不同层次的平台,推动青年学者走向学术前沿。

张玮副书记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介绍了云南大学的发展历史、办学精神云南大学世界史学科发展情况张玮副书记强调,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新形势下,推进世界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创新,是构建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期盼与会学者利用本次论坛,深化学术交流,汇聚青年智慧,携手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史学科再上新台阶。

徐再荣副主编对承办方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表示由衷感谢介绍本届论坛的筹备过程。他指出,入选论文选题扎根历史纵深,回应时代关切,展现了中国世界史中青年学者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扎实的研究功底。他强调了本次论坛的三个目标:一是立足当下,关注重大现实问题,从历史视角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慧;二是创新研究方法拓宽研究视野推动世界史学科发展创新;三是放眼全球,加强文明对话与比较研究,突破西方中心主义叙事,构建中国自主的世界史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开幕式结束后,论坛进行了四场大会主旨报告,由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钱金飞教授主持。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东北师范大学梁茂信教授作了题“跨国主义视域下的移民、曼哈顿工程与美国科技政治的实践”的报告。他分析了原子弹研制、霸权形成、科技革命及移民政策改革对美国社会的改变,以及美国通过科技教育政治化、国家安全化移民政策意识形态化建构起制度体系。他指出,战后10多年间美国科技政治文化体制建构,是其历史上历次战争之后国家建构浪潮的继续,从侧面映射出外来移民对美利坚文明的影响。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戴超武教授作了题为“解密档案与中印关系史研究的重大问题”的报告。他介绍了冷战时期中国和印度两国解密外交档案的情况、特点和学术价值,并结合具体人物和历史问题,强调基于解密档案进行个案研究中印关系史诸多重要学术问题意义。他认为通过中印双方档案的对比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还原历史真相,深入揭示冷战时期中印关系演变的内在逻辑和重大事件的决策机制。



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博雅学者、历史文化学院邢来顺教授作了题“战后欧洲一体化与民族国家新起航”的报告。他认为,欧洲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地,战后欧洲一体化并非“削弱了民族国家权力”,而是各民族国家为解决现实问题作出的治理方式调整和转向是民族国家发展的新起航。他强调,欧洲一体化语境下的民族国家相处规则明显有别于近现代基于强权政治逻辑和我赢你输的二元对立思维的传统现代民族国家。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龙秀清教授作了题为“近代早期英格兰的乡村重建运动”的报告。他基于研究文本和考古成果,就近代早期英格兰乡村大重建发生时段、群体构成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一时段英格兰的乡村重建运动不仅体现在住房改善,更延伸至饮食结构优化、服饰材料改进、园艺革命兴起以及生活方式变化等各方面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早期的转型,并非贫困状态下的被动转变,而是在社会经济繁荣基础上的主动演进。

1018日下午,大会以分论坛形式展开研讨,共设置五个小组,每个小组分成两场进行讨论。与会学者阐述各自论文探讨的学术问题核心观点,评议人从选题价值、文章结构、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等角度,对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作出评价,提出进一步修改的建议。评议环节后,小组成员展开激烈的自由讨论。

大会闭幕式由《世界历史》编辑部副主任张艳茹研究员主持。五个小组的汇报人分别介绍了本组的发言、评议和讨论情况。《世界历史》副主编徐再荣研究员和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党委书记赵小平教授做会议总结

徐再荣副主编指出,参会学者的构成充分显示论坛以“中青年学者”为主的特点,入选论文的选题体现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总体发展状况和学术前沿。他呼吁,世界史研究应积极回应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避免选题碎片化,进一步增强学术对话意识。

本届全国世界史中青年学者论坛圆满落幕,为世界史青年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与会专家学者聚焦多元的前沿学术问题,共同为构建中国特色的世界史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