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全文检索 收藏本站 |  学校首页 | 

敬畏学术,追求卓越

历史与档案学院历史地理学系列讲座之“从空间GIS到空间人文学”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27日 10:28 点击数:

2018年4月19日,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历史地理学系列讲座有幸邀请到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研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地理信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执行长、“中研院”总务处处长、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博士、亚洲历史地理信息学会会长范毅军先生,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从空间GIS到空间人文学”的学术报告。

上午9:30,讲座准时开始。范毅军先生从“虚拟时空框架的基本设想”“时空资讯平台整合建置”“数位人文应用案例”“空间人文学基础环境”四个部分展开讲解。

首先,范毅军先生为现场师生解读了“虚拟时空框架”这一概念,即从各类型载体与文本中提取时间与空间资讯建置时空资讯整合平台。并以“人”“事”“时”“地”“物”四个信息要素为引,介绍了落实虚拟时空框架的具体方法——空间资讯科学。范毅军先生提出,地理资讯系统呈现历史现象的可行性是存在的,将GIS空间图层拓展为时间图层(HGIS)是一大发展方向。

接着,范毅军先生以“中国时空框架——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为例,详细展开“时空资讯整合平台建置”部分的讲解。1989年,台湾“中研院”为满足跨领域学术研究的应用需要,开展历史地理时空框架的研究,构建了以中国为空间范围,以原始社会迄今的中国历史为纵深,以中国文明为内涵的整合性信息应用环境。“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以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为基础,综合各类文献资料,扩充地名数据库,收集古地图、旧航空照片,将GIS图层概念加以拓展,构成时层(HGIS)概念,将可任意匹配的空间图层与时间图层整合为时空资讯,并从各类型文本与载体中提取时间与空间资讯建置HGIS(时空资讯整合平台)。

范毅军先生还介绍了基于“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的一系列数位人文应用案例,包括“台湾百年历史地图”研究,根据《读史方舆纪要》补充明代地名等。据介绍,自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以来,台湾“中研院”在框架的基础上开展了经济史研究、气候变迁研究、文学研究、地形地貌变迁研究、大运河研究、水下考古研究等,取得了显著成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数位人文时空框架将更好地服务于航海史、城市史、经济史、水利史、遗址调查、考古等多领域的研究。

最后,范毅军先生提出了“空间人文学(Geohumanities)”的概念,同时提出了“基础建设逐步完善化”“从数位典藏到空间人文学”“以研究带动学术与社会进步”的三点展望,范先生表示,基于大数据、大资料、大平台的支撑,传统的数字文档、数字人类学将转化为空间人文学,并实现学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讲座结束后,范毅军先生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讲座为我院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开拓了学术视野,展现了历史地理学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座师生都受益匪浅。相信通过两岸的共同努力,空间人文学的研究将更加繁荣,更好地造福于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为维护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做出贡献。

(历史与档案学院 供稿)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