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全文检索 收藏本站 |  学校首页 | 

敬畏学术,追求卓越

图情档系列名家讲座之“改革开放以来清代地方档案编纂的回顾与展望”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18日 21:55 点击数:

2018年10月10日,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邀请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大学中国档案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彦昌教授在学校东陆校区文渊楼305教室为学院师生带来了题为“改革开放以来清代地方档案编纂的回顾与展望”的讲座。本次讲座由陈海玉副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赵彦昌教授讲解了清代地方档案的分布及何为清代地方档案,其特点主要有三:时间在清代;内容具有非常浓郁的地方性;核心点是档案。

接下来,赵彦昌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出版的清代地方的档案汇编。第一历史档案馆出版的清代地方档案汇编层出不穷,如《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清代杭城御批奏折》《清宫热河档案》等,可与省市档案馆藏地方档案互为补充。

随后,赵彦昌教授把各省市县出版的清代地方档案汇编进行了梳理。在各省市县出版的清代地方档案汇编部分,赵彦昌教授介绍了省级部分出版的清代地方档案诸如《黑图档》《清代四川巴县衙门咸丰朝档案选编》《徽州文书》《清水江文书》,市级出版的清代地方档案汇编诸如《大连市图书馆藏清代内务府档案》《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苏州商会档案丛编》,县级部门出版的清代地方档案汇编诸如《龙泉司法档案选编》《曲阜孔府档案史料选编》。

接着,赵彦昌教授对改革开放以来清代地方档案的整理与编纂进行了分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清代地方档案的整理与编纂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省市档案馆逐渐成为重要的编纂力量;二是第一历史档案馆加强了与高校的合作,如编纂了《清代东北阿城汉文档案选编》;三是进入了新技术新需求引导下的快速发展时期。21世纪以来出版的清代地方档案汇编,赵彦昌教授举例了部分成果,诸如《清宫扬州御档选编》《清代至民国时期归化城土默特土地契约》《清代浙东契约文书辑选》《清代四川巴县衙门咸丰朝档案选编》等。同时,国家图书馆(全国图书缩微复制中心)异军突起,成为了这一时期的编纂主力军,主要集中在新时期以来的十六七年间,具有出版时间短、效率高、以影印件为成果的特点。总之,新时期的清代地方档案编纂成果包含范围更广,编纂内容外延有了很大延伸,形成了《清代至民国时期归化城土默特土地契约》《清代浙东契约文书辑选》等反映清代买卖、合同、法律等情况的档案汇编。

针对独具地方特色的“清代契约文书”,赵彦昌教授介绍了徽州、北京、清水江、云贵、太行山等地区契约文书的研究成果,其中首推《石仓契约》。赵彦昌教授认为,清代契约文书编绘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图文编纂体例进步完善,尤其是后期的汇编大多数采用图文对照的方式,兼具了美观和实用要求;二是文字校勘加工更加准确,对错字、别字、异体字等都有处理加工要求,对契文的标点和注释工作也越加准确、完善;三是汇编凡例的编写愈加规范,这一时期的绝大多数汇编都编写专门的凡例,许多凡例的编写都很认真全面。

赵彦昌教授最后总结认为,虽然清代地方档案的编纂工作整体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但其中亦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点校整理导致部分档案信息流失;二是出版汇编采用缩微胶卷导致内容无法识别;三是清代地方档案汇编价格越来越昂贵,令人望而却步。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馆、图书馆乃至民间所藏清代地方档案的编纂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数量越来越多,涵盖范围越来越大,精品层出不穷,值得每一位档案学人欢欣鼓舞,参与其中。

赵彦昌教授的讲座,使我院师生对改革开放以来清代地方档案编纂的内容、特点、成就、存在的不足等方面有了全面了解,对今后师生关注地方档案编纂的选题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与档案学院 供稿)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