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全文检索 收藏本站 |  学校首页 | 

敬畏学术,追求卓越

“明清南岭山地聚落历史与边疆社会浅析”——“百年砺行”云南大学“新文科—新史学”融创讲坛第三讲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21日 09:45 点击数:

2021年5月16日上午,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主办的“百年砺行”“云南大学‘新文科—新史学’”融创讲坛第三讲在东陆校区顺利举行。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博雅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谢湜教授为在座一百多名师生带来了题为“明清南岭山地聚落历史与边疆社会浅析”的学术讲座。

首先,谢湜教授介绍了中山大学重视实践教学、实地考察与文献相结合的教学传统,讲述了他从不同聚落的形态切入,在南岭山地考察的过程,并以方言地图集上的“方言岛”表述与实际相比,并不是很准确为例,强调了实地调查对形成准确认知的意义。继而,谢教授讲授了实地考察的一些方法,他认为可以在民俗节日的时候做访谈,这样较易接触到更多访谈者以获取更多信息;调查中的“进村找庙”,是切入乡村社会的一个重要中枢;多尝试与访谈者做朋友,有利于了解到最底层人群对时局、家庭、人生的看法与心态,以从中找出历史记忆与痕迹。

接着,讲座回到聚落研究主题,谢湜教授全面梳理了中外关于“聚落”的概念,重点介绍了《聚落的概念——走向图形建筑》一书以及《作为海洋的边疆》一文等的解释,认为这一概念内容丰富,并无一个确切定义。这一阶段,他重点介绍了对南岭山区聚落研究的方法与观点。在研究的调研考察方面,其考察范围包括四个卫、十个所,调查中搜集到的材料包括了民间文书、族谱、碑刻以及一些明代卫所军屯遗迹等。通过调查发现,卫所的设立是出于防御当时山贼的目的;当地人有八个姓氏,各姓氏不仅有各自的族谱和祠堂,还有一部“共同的族谱”——《宁溪所志》。谢湜教授围绕这部所志的内容,结合其他文献,勾勒出了明清时期军事设置变化的轮廓。他指出,《宁溪所志》产生于康熙三十一年湖南推行“联里朋甲”制度背景之下,目的是响应清朝的号召,将几户人合成一个合法集体户口——兴宁一,即“军转民”,使民户得以娶妻、生子、入学等。这是基于合同户籍基础上的集体,并不是每个村庄都有核心家庭、宗族,在社会关系中还有很多跨越家庭和宗族的关系。这样的类型其实在当时的南中国非常普遍。事实上,明代的里甲制度到清代已不适用,清代一项名为“粮户归宗”的改革,推动了大家族以及占有大量财产的宗族的出现,这在当时也是务实之策。

进而,谢湜教授介绍了他以明代卫所为研究主题,针对卫所地方化对南方制度转型的影响以及这一过程对乡村社会产生的影响,展开的更加广泛的田野调查。其在调查南岭山地400个村庄基础上,结合民国方志以及七、八十年代编的地名志(对接历史地名与今地名的桥梁)和民族志(瑶族志),利用G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对南山县南部400个村落的HGIS进行了重建和分析。该过程首先对民国方志记载的村落进行户籍、瑶族的分类等,利用历史分类,而不是自己制作标准分类。他强调,对山地的研究,光有地形图以及等高线图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有坡度图,因为缓坡陡坡的农业开发程度是不一样的。其次,他根据GIS成图,发现坡度较缓的地区正是军屯所在地,即河谷地区。通过将早期、后期瑶族土地对比呈现在地图上,可以发现早期瑶族土地比较分散,后期则比较集中,瑶族的土地逐渐往两边山上收缩,而军部土地则在河谷中间扩散。这就是瑶族在南岭山地的分布,也是山地地区人地互动的结果。最后,做完GIS之后不停留于地图本身,而是要回到实地调查,形成一个循环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分析,谢湜教授认为,汉、瑶之间并非认为的总是打仗,实际上大量的村落相互依附,依附户籍获得入住权。透过聚落重构与村际依附的逻辑图,能够发现卫所的变革不只是军户到民户的转变,而是汉、瑶之间的挤压和互动,看待山区社会,不能像语言学家看待“方言岛”一般,认为山地聚落的“垂直分布”景观是多么地原生,事实上其形成过程非常复杂,是制度与人群互动之间做出的选择。

接下来,谢湜教授介绍了其“上山下海”的研究,聚焦山海边疆的聚落与人群,充分考虑历史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综合影响,以及人群组织在社会空间再生产中的能动性,更多地关注跨地域人群流动的社会文化机制。

最后,在提问互动环节,谢湜教授详细回答了师生提出的怎样对待族谱的中出现的讹误、浙江海岛移民以及畲族山地开发、明代初期卫所移民聚落与原有聚落之间的关系和博雅学院的通识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等问题。

本次论坛由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院长罗群教授主持。

Scroll to Top